岳阳市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5 09:12
2023年,岳阳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守牢岳阳市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显著。
一、抓监测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健全完善常态监测帮扶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岳阳市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岳阳市实施“一户一画像”全面提升防返贫监测与帮扶质量工作方案》等文件,开展两次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一户一画像、季度和年度信息采集等,全面落实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动态监测、分类帮扶、精准救助,2023年,全市防返贫监测对象10181户29225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无一人返贫致贫。全市防返贫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36条,“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0月16—19日,市乡村振兴局牵头成功承办全国2023年度脱贫人口收入等信息动态管理培训班,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乡村振兴局领导及相关人员300余人参加培训并到平江县、汨罗市现场观摩,农业农村部领导和参训人员给予充分肯定。5月8—10日,全省提升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质量培训班在岳阳市举办,并现场观摩岳阳市华容县产业帮扶和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岳阳市作典型经验介绍。
二、抓稳岗就业,助推脱贫人口增收。坚持每月调度监测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指导督促各地务工规模稳中有升。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311就业服务”“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强化政策支持、信息监测、技能培训、拓展劳务输出,发挥好就业帮扶车间作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地就近就业。全市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务工1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2%。共有就业帮扶车间239个,吸纳脱贫劳动力2574人,平均务工时间10.12个月,开发公益性岗位12783个。积极推进“雨露计划+”行动,联合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大力开展的“电力励志工程”供电服务定向生培养工作,初见成效,2020—2023年,连续3年有44人(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子女)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在家门”,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三、抓示范创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市1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13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2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有力推进,统筹推进乡村环境整治、违规墓地整治、厕所革命、移风易俗、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农村“客货邮”“小田变大田”“群英断是非”等经验全国推介。通过多形式明察暗访及组织县市区对2013年以来政府组织实施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430654户进行排查,共发现问题厕所50608户,全部动态清零。高质量完成全市农村户厕改(新)建任务38083户,公厕新建任务24座。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和问题厕所整改,并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验收。其中,2023年54个整村推进的行政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1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59%,全市新改建的农村户厕对象对改厕工作满意度99.36%。
四、抓争资争项,赋能乡村振兴发展。2023年,全市到账上级衔接资金64575万元,其中中央衔接资金31015万元,省级资金3356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4000万元;比2022年共增加8740万元,增长14.6%;市本级安排衔接资金1990万元,比2022年增加184万元,增长10.2%,实施产业发展项目704个。印发《岳阳市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为岳阳市打造高质量庭院经济发展重点县、乡、村、户提供指导。4月10—14日,对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业务骨干、各乡镇乡村振兴专干,庭院经济带头人、脱贫户、监测户,等130多人开展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培训,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阳岳球现场授课,为赋能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湘阴县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发动乡贤捐资超过4亿元。全市新增发放小额信贷6727笔3.025亿元,全市小额信贷贷款逾期率控制在1%以内,风险防范到位。
五、抓对口帮扶,厚植岳阳保靖情谊。全力践行“尽岳阳所能、帮保靖所需”,签订《2023年省内对口帮扶协议》。组织召开全市对口帮扶工作部署会,明确各市直单位、各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出台《2023年岳阳市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保靖县工作实施方案》,市直行业部门、各县市区行动开展交流互访,累计超30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保靖县,开通中专直升大专学历班,助力农家子弟求学。市教体局协调推进保靖校长赴岳挂职、送教保靖活动。市妇幼保健院与保靖县岳阳妇女儿童医院结对,支持创建“二级医院”。
(岳阳市乡村振兴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