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综 述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6 11:22

【概况】2023年,岳阳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打好“发展六仗”,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4.6%、5%、9.5%,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新增岳阳县、临湘、新港区三个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过10亿元县市区,蝉联中国百强城市。

【产业发展】2023年,岳阳市实施产业项目“攻坚会战”行动,52个省重点、280个市重大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投资计划,己内酰胺、华电平江电厂、国能岳阳电厂等全面投产,天辰新材料、锂电池生产研发、钠离子储能电池等相继落户,汨罗火电厂等开工建设,乙烯项目获批并正式开工;5个产业集群上榜全省竞赛胜出名单,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实施服务消费“月季有”行动,举办CBA季前赛、“岳阳楼日”、第二届市旅发大会、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等活动,“洞庭渔火季”持续升温,中华大熊猫苑开园,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晋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五尖山创建AAAA级景区,君山获评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平江上榜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岳阳县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生态旅游魅力名县,城陵矶新港区、岳阳楼区、湘阴县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6.63%、48.03%。实施市场主“倍增跃升”行动,严格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实有经营主体58.87万户、增长12.6%,新增“四上”单位1399家,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8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家,远大再生油、六九零六、金叶众望“新三板”挂牌。园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545个、559个、523个,“三类用地”及国有闲置厂房处置率居全省前列,亩均税收24万元、增长11%,绿色化工高新区亩均税收居全省第位,经开区、平江高新区分别获评全省新型工业化、高新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临港高新区、岳阳高新区入选全省开放十强园区,临湘钓具电商物流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对外开放】2023年,岳阳市开展稳外贸“双百”行动,岳阳市蝉联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批运营,综保区全国排名前进10位、居全省第一位,香港直航常态化运营,俄罗斯海参崴直航开通11个航次,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城陵矶港口集团揭牌成立,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配基地一期投运,己内酰胺供煤通道贯通;岳阳经开区、岳阳高新区、临湘高新区、华容高新区获批湖南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虞公港一期稳步推进,湘江新区湘阴片区加快建设,岳阳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区域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欧洽会、进博会等活动,对RCEP成员国、东盟十国贸易额分别增长30.8%、48.8%,179家外贸企业破零倍增,华容纺织、湘阴调味品入选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通平修”联合申报的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入选国家级创建名单。招商引资质效持续提升。召开第三届岳商大会,推进“湘商回”,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行动,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47个、上市企业项目5个、乡友投资项目605个。争取各类财政性资金超330亿元、债券资金156.5亿元。

【改革创新】2023年,岳阳跻身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深化“三”运作改革,盘活价值总量近400亿元,获评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岳阳自贸片区落地10项制度创新成果,2项获国家部委推介。君山生态渔业改革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国资国企、供销合作社、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成效明显。临港国家高新区、屈原国家农高区创建进展顺利,洞庭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组建,中科电气获批“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41家,“四海揽才”引进博士65名。岳阳县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县。出台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十条负面清单”,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专项行动,常态开展“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在全省颁发首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联办证照,率先上线“无证明城市”系统,打造“湘易办”旗舰店和体验中心;贷款余额3709.56亿元、增长14.68%,湘阴县居全省县域金融生态评估首位;新增减税降费超42亿元,办理“多测合一”项目729个,“一件事一次办‘四全四新’改革模式”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新型大数据中心获全国大数据星河奖,上榜中国新型智慧百强城市。

【环境治理】2023年,岳阳市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获批中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落实《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和“洞庭清波”行动,完成上级交办问题整改15个,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零歼灭战、岳阳楼区黑臭水体治理、华容县水源地治理入选全省典型案例。累计关搬转改沿江化工企业35家,临湘22家提前两年退出;新建雨污管网757.76千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位,农村小微水体治理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长江岳阳段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洞庭湖岳阳区域总磷平均浓度下降10.4%。完成大气综合治理项75个。建成绿色矿山23家,华龙码头、东古湖鸟类友好型农田建设入选全省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举办“4·25”系列活动,深化“城市智慧水管家”试点,市中心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在全省率先实行湿地分级管理,君山湿地碳汇开发成为世界首个达到国际标准的淡水湿地修复项目,平江建立全省首个县级GEP核算制度体系。

【城乡品质】2023年,岳阳市配合卫生城市复审,获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旧城改造持续加力,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77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55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31个,消除内涝积水点72处;提质改造城市道路40条,主城区新增停车位6500个,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5个、省级示范街1个。湘阴、临湘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2.75万公顷,落实粮食播种面积48.55万公顷,小田变大田、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农机社会化服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生动物防疫、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经验全国推介。“垄上岳阳”综合体开业运营,17个农产品获中部农博会金奖,国泰食品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岳阳黄茶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临湘“十三村”、长乐甜酒被认定“中华老字号”,君山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湘阴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级创建名单,汨罗白水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实“三湘护”和清廉村居建设,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0.26万元,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获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市。湖南首个新时代农民培训学院落户岳阳。乡镇(街道)商会覆盖率60%。2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稳步推进,改造新建农村公路674千米、危桥88座、卫生厕所3.8万户。平江县获批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汨罗市获评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示范县、“客货邮”经验全国推介。

【民生事业】2023年,岳阳市20件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发展社会事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46所,高考本科录取率居全省第二位,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招生投用,岳阳学院加快建设,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第三人民医院落户岳阳,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使用,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洞庭湖国家气候观象台主体工程竣工。举办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创排《岳州印记》《共饮一江水》等文艺精品,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等活动,获2024全国社区春晚举办权,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着力兜牢民生底线。城镇新增就业6.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3万人,有就业意向的建档立卡渔民100%就业;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185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450户;关怀扶助计生特殊家庭成6707名;常住人口基本医保参保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部开通门诊报销;市中心城区非法治丧点全面清零,殡葬改革获评全国先进,福彩销售额增长59.4%、居全省第一位,城乡低保救助稳步提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岳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站场管理规定》正式施行,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15.5%、11%,连续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启动普通国省道安全隐患整治三年行动,系统整治交通顽瘴痼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走在全省前列;完成“保交楼”1.43万套,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居全省前列;国大旧改拆迁、友阿国际项目复工等一批信访积案较好化解;扫黑除恶、禁毒反诈、利剑护蕾等成效显著,“群英断是”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社会治理优秀创新经验,“罗江夜话”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连续两届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王烁超)

【政务督查督办】2023年,市政府督查室抓牢抓实打好“发展六”、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等重点工作,以督促行、以查问效。全年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专项督查10多次,30多条工作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批示9次;对国务“互联网+督查”平台5条问题线索、20件省市重点民生实事、108项政府重点工作、312项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议定事项和市长批示件实行跟踪督办。在重大项目推进、财政收入、土地储备、铁山库区水源保护、中顺火灾事故等重点工作方面,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定期调度,一体推进,攻克一批发展难题。省政府重点工作综合督查中岳阳市有5条典型经验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工作信息》(第92期)推介华容县推动芥菜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做法。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获奖61项(市本级14项,县市47项),获奖总数稳居A类地区第二位,其中,岳阳市打好“发展六”成效明显,排名全省第一位。

(熊珞圻)

【优化发展环境】2023年,岳阳市坚持改革创新,优化提升发展环境。“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项一专班”监督机制分别被中央政法委、《中国纪检监察报》推介;“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的创新做法由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应用。在全省颁发首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联办证照,实“准入即准营”;全面开放测绘市场,办理“多测合一”项目670个。颁发全省首张工程审批“两证合一”证书,实现建设项目工程审批过程中“上下游环节的无缝衔接、跨部门之间的高效对接”;在全省率先打造“城市码+政务服务”码通办新模式,率先实现“跨省通办”业务办理证照免于提交,上线“无证明城市”系统。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对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列出28种不予处罚、3种从轻处罚、6种减轻处罚的“三张清单”。“岳商通”平台兑现办件5447笔,1849家企业获快拨快兑免申即享,全省首创“企业秒申报、部门秒审批、资金秒到”“三秒”兑现方式为46家高新技术企业拨付奖补460万元。在全省率先创新完成“全市一盘棋、市县一体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现担保全域化。

持续改善环境。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惠企政策落实、执法监管、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实行全面自查,开展系统治理,由市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市优化办联合开展督办,倒逼问题整改。开展“营商清风101”专项行动,发动社会各界依规依法参与营商环境监督、检查、评议。联合市纪委监委出台《岳阳市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十条负面清单》,对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作风松懈、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厉查处,严格问责。2023年,全市办理市场主体诉求自办件14703件,市优化办受理投诉举报43件,办结43件,满意率100%。向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4件,问责14人,对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对7人予以诫勉谈话,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推进环境优化。

服务企业发展。岳阳“金融”平台创新推出抢单模式,企业发布融资需求,优质项目银行抢单并最先受理。入驻金融机构30家,累计申贷50.32亿元,授信46.23亿元,融资38.08亿元。运用“融资担+风险补偿+转贷过桥”方式,撬动超过50亿元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当中。年度新增融资担保业务户数1369户、45.00亿元,新增“岳阳风补贷”业务885户、23.69亿元,新增过桥转贷业务6274户、40.58亿元。推动“办不成事”窗口在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进人社政务服务综窗建设,确保所有社保业务能“一窗通办、一窗办成”。开展岳就业岳有位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系列活动,全年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多场、直播带岗6场、就业云指导5场,提供10万多个岗位,服务求职人数7.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6万人。出台“助力九大重点产业链发展十项举措”,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产业链发展;针对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配备专门的“税务管家”,为项目纳税人提供一对一项目全生命周期涉税辅导服务;成立首家公益性“惠企学税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公益性涉税咨询服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2亿元。建立重点项目办电服务“项目”负责制,累计减少用户办电成1.42亿元;创新水务服务,为40多家企业实现用水“零费用”接入,为企业节减资金513.5多万元。

(王燊)

【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办理】2023年,岳阳市承办的10件省级重点民生实事34项指标全面提前或超额完成任务,整体完成情况位居全省前列。10件市级重点民生实事15项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市工作专班办公室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做法,报送典型材料50多篇,省工作专报工作信息采用10次,市县两级编印《工作专报》90多期,宣传报道800多篇。

(熊珞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