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6 11:18

【概况】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项目进场,完善服务管理体系,规范专家抽取服务,提升电子化交易水平,推行规范管理,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完成进场交易项目1379宗交易额549.62亿元,收取交易服务费9278.09万元。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交易服务收费全部线上收取,升级保证金管理系统,完善交易贷平台,助力109个项目中标人,获得银行授信6.87亿元,获得贷款3.19亿元,为投标企业开具电子保函5517份,为企业释放现金10.8亿元。继续推动三墩乡仁里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5万元,推进油茶低改266.67公顷,引入汨江源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对油茶资源进行集中开发,做强村级集体产业。完成1.6千米入村主干道建设改造,10多千米内部道路修缮,12.5千米水沟清理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首创土地保证金线上划转,解决企业办理“多头跑”,加快土地出让金流转,被省税务局评为全省“十佳”创新案例。完成远程异地评标设备席位制改造,推动人工见证向数字见证转变,全面落实项目一考核”要求,首创劳务报酬不见面支付,强化监督管控支持。

深化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按期保质完成全省交易系统“六统一工作,得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度评价。工程建设项目中有范本项目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系统获得市财政批准全面启动,系统开发进入试运行阶段。自然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运行稳定,系统操作进一步优化。推进国有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开发上线,完成交易22宗。推进交易数字化见证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交易见证全流程数字化。推进综合评标专家库评委抽取表线上流转系统研发,实现专家抽取全程电子化、闭环化运行。

【营商环境优化】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服务事项网上办、限时办、自助办,首创线上收取交易服务费,实现交易服务收费全部线上收取,减少群众“跑”,解决线下收费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持续推进交易服务场地网上预订、网上变更,CA字证书远程绑定、跨省兼容,交易信息自助查询,交易服务网上评价等利企便民举措的实现,得到市场主体的好评及省公管办、省中心肯定。

完善交易贷平台。平台通过多轮升级,全面打通财政、金融、担保、信息、企业等多个环节,实现申贷、还贷全流程网上运行,贷款信息实时推送,被市财政局指定为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至年底,助力109个项目中标人,获得银行授信6.87亿元,获得贷款3.19亿元。

优化保证金管理系统。对智能保证金管理系统进行提质优化,实现智能保证金管理系统与电子交易系统的剥离,划清责任边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收退效率,加强对现金、保函、承诺等多种担保方式的支持。全年收取保证金1473笔33.2亿元,退付保证金1489笔28.9亿元;为投标企业开具电子保函5517份,为企业释放现金10.8亿元,电子保函占比投标总金额的86.4%,比2022年提高6%。

首创土地保证金线上划转。2023年6月5日起,岳阳市土地出让保证金转土地出让收入需直接缴入税务国库,入库流程涉及财政、税务、自然资源规划、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多个部门及多家商业银行,导致市场主体反复跑、资料多头重复呈报、办理周期长等问题。中心协调相关主管部门,报请市政府召开土地保证金线上划转工作推进会,推进土地出让保证金线上划转系统建设,并组织对市本级及13个县市区税务、财政、资规120多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全面加快土地出让金流转,为政府消赤减债提供有力支持,被省税务局评为全省“十”创新案例。

【交易廉政风险防控】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监督支持,遏制围标串标,确保交易阳光规范。中心按照“六统一”要求,升级湖南省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优“5G+区块链”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并严格按照“三随机、五不知、六自动”的原则完成远程异地评标设备席位制改造,较好满足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高质量运行需要。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182宗,其中,岳阳作为主场的项目116个,副场的项目72个。并首次作为评标主场完成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加快数字见证系统建设,推动人工见证向数字见证转变,实现评标区人员轨迹展示、人员轨迹溯源、电子围栏预警、场内人员异常行为自动识别等功能。实现评标专家名单直接推送至中心门禁系统,确保评标专家抽取、信息传输、进入评标室等环节的信息安全保密。落实“一项目一考核”要求,向市公管办提供3批268人次评委不良行为记录。部署“啄木鸟围标串标”线索自动检测系统,全年发现并上报围标串标线索12条。报请市政府召开专家劳务报酬不见面支付专题研讨会,推进专家劳务报酬不见面支付系统开发,全面解决专家劳务报酬支付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缺失、税费流失、信息泄露等问题,至年底,系统发放专家评审费1120人次,332.98万元,代扣税金2.1万元,得到市纪委、市发改委等部门以及市场主体的高度肯定。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