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工业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5 05:17
【概况】2023年,新材料产业链链办设在汨罗高新区,形成以汨罗高新区为核心,湘阴高新区、平江高新区、城陵矶新港区等多点支撑的“一核多点”产业格局。汨罗市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被列入全国《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有龙智新材、际华橡胶、鑫源新材料等龙头企业。链上规模企业有563家,实现规模企业总产值1041.4亿元,实现税收13.5亿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11家;申报龙头、重点、新锐企业31家;推动龙智新材料、金正科技在湖南股权交易所“专精特新专板”挂牌。链办招商引资30多次,签订爱能森、恒业锂离子、锦胜废旧动力等10个项目合同;参与“湘商回归”“岳商大会”“港洽周”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16个;举办汨罗市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暨新项目签约仪式活动,签约、开工项目66个。完成新签约项目122个,合同引资497.09亿元,新开工项目124个,竣工投产项目104个。汨罗市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被评为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国首家全功能钠离子电池应用产品——四杰钠离子储能项目落户汨罗高新区;优冠体育地面材料助力亚运会场馆建设;中南表面处理中心一期、金汇葛天、国盈新材料、顺华锂业、圣凯坤新材料竣工运营;福缘碳素二期项目进行基础施工。
【科技创新】2023年,新材料产业链邀请专业服务专家入企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服务活动;邀请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大的专家教授,到新投产企业及产业链重点企业“把脉问诊”;聘请中南大学院士柴立元、四川大学教授张爱民、巴陵石化总工程师梁红文作为产业链科技特派员,为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汨罗高新区和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签订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合作协议;新基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签订废旧塑料高质化再生利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华锂业与郑州大学签订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学研合作项目。汨罗市职业中专与兴瑞精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正式挂牌。年内,有创新型中小企业70家,贯标认证企业5家;同和新材料、新基源新材料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朱友德)
【湖南新威凌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新威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锌基料制造工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性能与研发技术均达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带动集群总产值298亿元。与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唯一的涂料供应商海洋化工研究院完成舰船防腐材料的生产交付,实现在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防腐锌基料产品的运用。产品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均由公司自主研发,推动防腐材料产业链在防腐、防锈、耐水等产业应用方面的技术革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建有“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各类锌基材料生产线13条,生产能力2.55万吨/年。近三年研发总投入1.22亿元,其中,2023年研发费用3663.8万元,研发占比12.04%。2023年,公司获评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企业,“超细片状锌基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列入全市重大专项。
(兰 沙)
【岳阳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岳阳东方雨虹销售收入14.38亿元,纳税6266.6万元。公司以提产推效降低运营成本,在产量下降的情况下,通过产线优化和过程管控,常规产品提速约8%,最终实现制造费降低3.82%;以技改创新实现创收,新增TPR线、排水板线、HDPE背涂系列、6米TPO产品等,新增产值5000多万元。公司投入数千万元资金,打造“智能车间”,率先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码垛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通过SAP、WMS、LIMS、HSE、MES等系统打造智能工厂,完善和升级TMS、SRM等系统以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的价值,以二维码为介质串联研发、采购、生产、检测、销售、施工全业务链条,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管理能力。逐渐形成一条以管理方式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的数字化发展模式。2023年,公司获评湖南制造业质量标杆企业、全省智能制造标杆车间、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入选湖南省制造企业100强。
(汪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