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10:39
【概况】2023年,岳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中央依法治国办、湖南省委依法治省办、《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单位及媒体推介,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获司法部推介,“岳阳城市一码通”服务入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三资”运作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获评国家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跻身“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百强市”;汨罗市罗江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罗江夜话”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四全四新’改革模式”“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样本”,入围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终选,岳阳县人民政府等6个地区(项目)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湘阴县公安局岭北派出所等3个集体获评全省法治工作先进集体;“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被命名为湖南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平江县红色法治文化基地入选湖南省首批红色法治文化基地。
【依法治市】2023年,岳阳市推进拟定全市法治建设蓝图。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汨罗市、岳阳楼区、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加强理论、政策、法规等学习,学习二十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和《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中央、省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开展专题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列入年度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各类主体课程班学习内容,开展专题研讨会2期。联合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60名政法、行政执法单位工作人员同堂培训,参训学员撰写调研文章37篇。
【普法宣传】2023年,岳阳市创新开展夜市普法,获得群众广泛好评。组织开展“湘遇非遗,法治同行”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宣传相结合,涌现出花鼓小戏《寸土不让》、洞庭渔鼓表演《风雨无阻向前行》、丝弦弹唱《暗战三谍》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依托“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围绕“一馆一带一队伍多平台”,深入创建“守护好一江碧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工作,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提质创优,培育法治乡村建设品牌,推动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岳阳市现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5个。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岳阳市探索建立一项一专班监督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派驻专项监督组机制,以高质量监督助推形成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和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受到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推介;创新推行涉企纠纷立案容缺办理。对涉企纠纷案件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在立案时允许部分材料暂缓提交,先行立案,涉企纠纷立案便利度进一步提高。在全省开创金融领域执行案件全流程智能化处置机制,开发“执行全流程自动指挥系统”,设计“数字书记员”,助力执行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在全省首创公检法协同推进工作模式。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对涉经营类犯罪的中小微企业在依法不批捕、不起诉或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的同时,引导其合规整改、守法经营,帮助企业“重获新生”。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2件,涉及企业43家,挽救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相关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题推介。
开展咸宁、九江、岳阳三地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根据三地“重点商标品牌保护名录”“高价值专利保护名录”“优质地理标志保护名录”互认机制,开展跨区域重点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区域保护合力;开展打击侵权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擅自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傍名牌”的违法行为,进一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全市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6件,受理商标违法案件93件,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立案查办案件468起。
【“放管服”改革】2023年,岳阳市以放权赋能带动园区改革。两批次赋权园区市级管理权限269项事项。省政府赋予岳阳12项省级权限,支持岳阳省级以上园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和3项监管创新,助推“五好”园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专题部署,明晰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推进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努力打造公平公正、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以省域通办撬动区县改革。与湖北监利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实现“出生一件事”跨省可办、全域通办,完成办件1.78万多件;建立“党建+跨省服务联盟”,以党建联姻、政务联盟、数据联通、群众联享“四联行动”为抓手,打响“荆岳通办”服务联盟品牌,以“跨省通办”的便利度推进岳阳人才聚集高地建设。通过设立跨省通办掌上服务专区,服务流动人口20多万,“跨省通办”事项从58项增至186项。
以标准规范推动市直改革。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37家市级主管单位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发布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353项,覆盖市县乡三级及两个产业园区和两个功能区;编制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发布中介服务事项111项;编制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全市发布告知承诺事项568项,市县梳理涉企经营告知承诺事项41项。根据国家、省取消、下放、调整行政权力政策措施,动态管理、梳理发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2867项,审批时限压缩52.23%,程序精简31.98%,减少42.3%的申报材料和表单。
(王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