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11:28
【概况】2023年,岳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58.61亿元,比2022年减少16.2%。其中国省干线公路建设13.52亿元,减少32.7%;农村公路建设9.69亿元,减少38.3%;路网结构改造2.12亿元,减少52.1%;客货站场建设12.05亿元。减少34.4%;水运21.23亿元,增长86.6%。城市公交日均客运量38.64万人次,全市纯电动公交车占公交车总量99%,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量100%。岳阳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为省交通运输厅下达年度投资计划37.1亿元的160%,占市州总额270亿元的22%,额度名列全省第一位。新建成普通国省道60.5千米,占全省332千米的18.2%,新开工114.8千米;岳阳铁水联运储备基地码头建成投用,虞公港水工部分基本完工;建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674千米、安防设施600千米,新增通三级公路的乡镇4个。新上养护项目46个,实施大中修50.6千米、路面改善工程50千米、安防精细化工程116.3千米、危旧桥梁改造33座,洞庭湖大桥维修加固、联港路提质改造工程完工。交通项目建设质量、安全、造价总体可控。
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己内酰胺运煤通道正式开通,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公路开工建设,松阳湖疏港路项目加快推进。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出市城区高速公路通行费补贴惠民政策。开通“浙江舟山—岳阳”江海联运、“岳阳—海参崴”国际直达航线,省城陵矶港口集团揭牌成立,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创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工程,完成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验收。服务财源建设。争资到位4.17亿元,为年度目标3亿元的139%。协税护税完成4.2亿元,超额完成1.3亿元,同比增收66%。岳阳东站开通2列往返北京的标杆列车,实现双向单程4.5小时到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平江县、湘阴县、云溪区、君山区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通过省厅验收。汨罗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电能应用更广。普通国省道沿线新建成充电站点77个、车位622个,全市90台出租车完成“油换电”,按年度计划完成82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公共服务升级。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西塘公交首末站建成,14周岁以下儿童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落地实施。全市新批准合规网约车939台,为2022年底115台的8倍多。全市邮政业寄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为2.26亿件、17.47亿元,同比增长18.66%、14.07%。污染防控有效。市域内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转运、处置实现全覆盖、全闭环管理。关停联运汽车站,93台班线客车不再行经市城区核心路段,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项目储备。抢抓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等政策机遇,谋深、储实、快推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加强智慧监管,开展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TOCC)、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系统、行政许可集中联合审批系统建设的前期调研。构建环洞庭湖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速公路网,完成监利经华容至汨罗、岳阳绕城、岳平浏高速公路的预可研报告,省厅将三个项目纳入规划,待省政府审批通过。提高旅游客运保障能力,谋划洞庭湖旅游航道、城陵矶客运码头提质改造、G107临湘市城区至胥家桥旅游物流通道、洞庭湖水上救援中心、湘北公路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得到省、市支持。提高货运枢纽能级,联合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共同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在省政府、省厅的支持下开展协调、对接工作。
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马上就办、网上快办,优质服务市场主体。办证效率显著提高。全市新增4家交通从业资格报名受理点,对道路危货、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格的报名、培训、考试、领证,实行“一站式办理”,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核发电子证照7608份。助企纾困。深入湖南石化、龙骧神驰运输集团等企业,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解决客运线路调整、扩大经营范围许可等实际问题。为5家运输企业进行7次信用修复。
行业治理。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维护交通网络畅通和行业领域安全稳定。全市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一般事故18起、死亡18人,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35.7%,连续40个月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路域环境整治。统筹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一创”和普通国省道路域环境整治,整改问题隐患1117个,拆除非公路标志标牌28块、移出12块,拆除违建房屋9200平方米,清理桥下空间171处。持续铁腕治超,查处超限车辆3246台次,卸载货物2.86万吨。全年全市普通路网超限率0.57%,显著低于2022年的3.49%,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0.1%,均优于省定要求。屈原管理区“双百”车辆整治效果明显。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清零。按时完成省整治办下达岳阳市的308处隐患整治任务,岳阳楼区、临湘市、岳阳县、岳阳经开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整治推进快、巩固效果好。水运秩序持续向好。整治通航秩序,加强战枯保通,维护洞庭湖、湘江航道安全畅通。承办
“长江—洞庭湖”应急综合演习。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船舶368艘次、占用河湖岸线临时经营砂石的违法案件2起,移交公安机关处理5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岳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站场管理规定》(全国首部)施行。综合执法网上办案考核结果居全省前列。1个行政处罚案件入选2023年度全市“十大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交通规划】2023年,岳阳市根据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部署,全市计划建设乡镇通三级公路、旅游资源产业路、撤并村连通路549千米,名列全省第二位;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514千米、国省干线公路安防精细化提升41千米、危桥改造75座。为完成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并印发《2023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三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专班、县市区主要任务和质量、安全工作程序。2022年,岳阳市新改建农村公路867千米,名列全省第二位;完成安防工程建设739.8千米、危桥改造150座。新增通三级公路的乡镇4个。湘阴县获评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屈原管理区尚磊线获评2022年度十大“湖南省最美农村路”。
【中石化长炼分公司码头提质改造工程2号泊位竣工验收会】2023年3月22日,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中石化长炼分公司码头提质改造工程2号泊位竣工验收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晓红出席。竣工验收委员会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港口工程竣工验收规程》要求,通过“现场核查、调阅档案、听取汇报、专家评审”的方式,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综合评定。竣工验收委员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能够严格履行建设程序,严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达到预期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意中石化长炼分公司码头提质改造工程2号泊位通过竣工验收。
中石化长炼分公司码头提质改造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主要是拆除原有6个危化品泊位,同时新建3个5000吨级、2个3000吨级油品化工泊位,建成后的智能油品化工装卸码头年吞吐量将为402万吨,能确保在丰水期间油品装卸作业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此次完成竣工验收的2号泊位将为岳阳港与环洞庭湖、沿江区域企业石化产品进出再添绿色通道,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发挥作用。
【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调研】2023年4月12—13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带队,到岳阳市开展“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调研工作,到华容县、汨罗市调研省际瓶颈路和公路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公路养护工程大中修施工情况,并于13日在岳阳市召开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市县座谈会。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苏清贵,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美云出席座谈会,常德市和邻近省市有关县市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李美云指出,岳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仍有省际、市际高速公路通道未打通,高速公路环线未补齐,请求交通运输部加强对中部地区公路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解决岳阳交通发展资金上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推动公路“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实施。王松波表示,调研组将认真梳理吸收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分析调优公路发展规划,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造福人民群众。
【岳阳春运2023年】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始至2月15日止,为期40天,据市春运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岳阳市春运发送旅客268万人次,相比2022年减少逾万人次。和公共交通客流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辖区内高速公路车流呈现“井喷”式上涨。
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全市高速公路进出口总流量累计441.36万台,其中,入口流量222.66万台,出口流量218.7万台,出口绿色通道车辆3481台。仅1月21—27日春节期间,岳阳辖区收费站出入口总流量241.2万台,较2022年春节同比增长46.23%,日均流量34.45万台。流量峰值日出现在1月27日(正月初六),收费站出入口总流量50万台,较2022年同比上涨50.14%。
公共交通客运。全市道路客运较2022年下降16.04%,发送旅客95万人次,岳阳机场发送旅客3.8万人次,较2022年下降39.46%,铁路客运呈现增长态势,高铁客运增长态势突出。1月27日正月初六,岳阳东站发送旅客3.08万人,1月29日正月初八,岳阳东站发送旅客3.14万人次,打破该站历史纪录。市春运协调小组办公室统计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全市境内铁路客运发送旅客169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3%。
【岳阳市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2023年,交通运输部公布“十四五”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全国30个城市入选,岳阳市榜上有名。
作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岳阳市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编制《岳阳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2021—2035)》,明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设施布局、运力配置、运营管理、信息服务、建设计划等内容,全力打造“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经济可靠、绿色低碳”的城市公交服务体系;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现有公交场站13处(含租借、桥下停车场),总面积12.7万平方米,984台公交车辆进场率94.5%;调整和新增公交线路,填补公交服务薄弱区域,现有营运线路122条,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94.6%;逐步完善公交专用道建设,建成21.5千米;加快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建成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智慧出行App等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给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公交车载监控和驾驶员防疲劳系统全面覆盖,实现实时监控。
【宜昌—岳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方案通过初审】2023年3月3日,湖南、湖北两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联合召开宜昌—岳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方案省级初审会。市政府办二级巡视员王星耀,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志平和宜昌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宜昌—岳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方案编制情况汇报。与会专家、领导一致认为,宜昌、岳阳区位优势突出,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特色明显,实施方案编排到位,非常有冲击力,准予通过初审,同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审查。
(刘庆凌 奇 才)
【交通项目建设】2023年,市交通质量和安全监督站受监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项目16个(年内新受监项目10个),受监里程147.856千米;受监养护项目13个,受监里程233.137千米;受监水运工程项目4个。完成公路交工验收项目8个总里程34.868千米,竣工质量鉴定项目10个总里程115.493千米,其中,优良工程1个,合格工程9个;水运交(竣)工验收项目5个,其中,部优工程1个,合格工程4个。年内一批重点项目批量建成,G240、G353洞庭湖大桥维修加固工程、S501临湘鸭栏至长安公路工程、S316长庆至童市公路改建工程、S217梅田湖大桥工程等完工,岳阳铁水联运储备基地码头建成投用,虞公港码头水工部分基本完工。
【交通项目工程监督】2023年,市交通质量和安全监督站制定《项目监督工作职责及相关工作管理办法》,实行部门牵头归口,监督小组全面监督的监督小组责任制。建立监督工作月度例会制度,重点项目监督情况集中汇报、分析交流,重点工作调度督办,充分汇聚技术智力,压实监督责任。按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创建要求,在新开工的S508湘阴樟树港大桥项目、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项目上,实施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创建。3次就品质工程建设分别邀请湖南大学专家教授到项目授课培训,组织项目参建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引入好经验、好做法。全年开展质量安全巡查126次,综合大检查1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4份,定期开展质量安全“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形成闭环。据统计,全年抽检公路路基压实度等44个指标54676组(次)数据,总合格率98.1%,水运项目钢构件厚度等18个指标12358组(次)数据,总合格率98.3%,质量水平整体可控。
(严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