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02:45
【概况】2023年,岳阳市财政局培财源、抓收入,地方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各项工作保持稳中有进,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获得多项荣誉。岳阳“三资”运作改革获评“2023年国家治理创新经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岳阳市财政局被省政府评为“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表现优异单位”,财源建设、绩效管理、“三资”工作、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评价、财政信息宣传等多项工作获得全省先进,打好“发展六仗”、平安建设、建议提案办理、争资争项等多项工作获评全市先进。
【收入预算执行】2023年,岳阳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31.1亿元,增长8.3%;非税收入69.1亿元,增长7.9%。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34.5%,下降0.1个百分点,实现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目标。市本级完成64.1亿元,增长11.7%;县区级完成136.1亿元,增长6.6%。全市有8个县市区的地方收入超过10亿元,最高的为湘阴县25.6亿元。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45.9亿元,增长6.8%;契税20.9亿元,增长8.8%;土地增值税24亿元,增长34.9%;城市维护建设税9.2亿元,增长4.1%。
【支出预算执行】2023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3.6亿元,同比增长11.1%。较大的支出领域有:教育支出87.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8亿元、农林水支出74.3亿元、城乡社区支出93.5亿元、卫生健康支出65.1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9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5.5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3.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4.8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330.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1.47亿元。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4亿元,增长3.4%。较大的支出领域有:城乡社区支出34.3亿元、教育支出7.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6.7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5亿元、公共安全支出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7.1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6亿元、债务付息支出2.4亿元。另外,202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3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1.42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8597.82万元。
【地方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
2023年,市财政系统坚持勤征细管抓收入,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10个县市区地方税收增幅10%以上,新增岳阳县、临湘市、城陵矶新港区等3个县市区地方收入过10亿元。财政和税务部门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协税护税和税费精诚共治工作,相关工作被省财源办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介。全市地方收入仍保持8.2%的较快增长,完成200.2亿元。地方收入规模排名全省前三位,地方收入和地方税收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位。
【财政治理效能提升】2023年,市财政局科学编制2024年部门预算,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审批流程的通知》《岳阳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严肃园区财经纪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通知》。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采购指标测评排进全省前三位。全面完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电子化改革,推进财政暂付款清理,狠抓财政投资评审质效,完成岳阳考区202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无纸化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组考工作。
【“三资”运作改革】2023年,市财政系统打造国有“三资”运作改革“岳阳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岳阳智慧”“岳阳样本”。全市累计推出本土成功案例近100个,其中,30多个在全省推介,6个被国家级媒体报道。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经报社、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专家组,以及省内外20多个地市及县区来岳阳市调研考察。岳阳市“三资”运作改革继获评“中国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省政府“两个统筹”督导和服务表扬通报后,又获评“2023年度国家治理创新经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度全省清查处置盘活国有‘三资’工作先进单位”,6个县市被评为全省先进。
【财政争资争项】2023年,市财政局履行争取财政性资金牵头抓总职责,指导和协同相关部门全力争项目、争试点、争资金。全市争取到位财政性资金334.5亿元,同口径增长12.5%,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目标;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156.5亿元,增长21.6%,一批国省试点相继落地。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联合申报的中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等8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全市争取中央增发国债资金40亿元,占14个市州的11.5%。
【财政服务经济实体】2023年,市财政系统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市新增减税降费规模42.2亿元。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20亿元。落实稳房地产措施,发放购房财政补贴2.3亿元,推动城区房地产市场去库存14000多套。统筹市级产业发展相关专项资金1.8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外贸企业发展,全市纳税超500万元企业户数较2022年增加76户,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2家。兑现财源建设奖励资金1642万元。强化财政与金融联动,市财金集团打出“担保+风补+转贷”组合拳,全年撬动117亿元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加快惠企资金拨付,加大“岳商通”政策兑现平台运用,推进惠企资金“直给直兑、免申即享”。多项举措有效助力市场主体减负担、提信心、激活力、增后劲。
【重点领域财政投入】2023年,市财政部门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全市“三保”支出超270亿元,没有出现资金支付风险。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以上。通过向上争资、专项债券安排和多方面筹资,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特别是支持乙烯和己内酰胺两大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09.3亿元,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工、投产。
【财金集团发展】2023年,岳阳财金集团新增业务1.04万户、106.73亿元,其中,融资担保+“岳阳风补贷”新增1982户、59.52亿元,转贷基金新增7205户、41.41亿元,非融资担保新增1223户、5.69亿元。至年底,“岳阳·金融港”入驻金融机构30家,注册用户16.52万户,全年为企业让利1.72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年平均担保费率0.5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岳阳财金集团牵头争取到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确定为全国八个工作联系点之一(湖南省唯一)。
【李冬云到岳调研】2023年6月19—21日,财政部湖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冬云率队到岳阳,开展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走访相关重点项目和企业,并分别召开企业座谈会和财政经济运行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主持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华,市政府秘书长孙志诚等参加。
(曾鑫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