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计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02:37
【统计调查业务建设】2023年,国家统计局岳阳调查队(简称岳阳国调队)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出实招、见实效”活动,开展年定报培训、季度培训、分区培训、专项调查培训等多形式培训58次,2314人次。选优配强辅助调查员,确保基础数据源清流洁。每季度开展1次经济形势分析,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数据质量审核评估管理办法》开展数据质量审核评估。
【统计调查服务】2023年,岳阳国调队撰写重要信息和形势分析190篇,湖南国调总队内网全文采用84篇,国家统计局内网全文采用14篇,其中,《岳阳:高质量考核民生指标承压进位行稳致远还需多方发力》等10篇分析报告被市委书记曹普华等领导批示。撰写工作动态、经验交流等材料220篇,湖南国调总队内网全文采用118篇,国家统计局内网全文采用39篇。编印《岳阳调查》33期,编撰《2023年岳阳民生调查报告》,季度刊印《调查简报》,撰写提升岳阳消费者满意度深度调研报告。
【统计改革创新】2023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我市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联合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全市11个县市区1607个村的主要畜禽养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评估测算新样本的调查数据,确保新旧调查网点的数据衔接。委托专业公司对抽中的90个村进行无人机影像采集和任务包制作,为今后5年粮食数据质量奠定基础,对66个重点村进行无人机影像拍摄,核查基础数据质量。贯彻落实全国房价统计调查改革培训会精神,加强与住建、资规等部门沟通对接,做好房地产价格调查改革的各项工作。
(王东旭)
【统计管理】2023年,全市统计系统抓监测、严法治、夯基础、提能力、优服务、强队伍,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统计支撑和优质统计服务。市统计局获评全市平安建设优胜单位、市预算绩效管理优秀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打好“发展六仗”先进单位、驻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统计服务】2023年,市统计局做好统计服务工作。服务科学决策。每月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定期进行经济形势研判,形成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报告20多篇,专业性分析报告120多篇,统计信息200多条。其中,综合信息被国家统计局采用6条,省统计局采用110条,《“湘商回归”工作宜当强力推进》《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10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等多篇分析报告获得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回应群众关切。依法依规发布统计数据,及时回复“最多跑一次”、政府12345公众服务平台和市长信箱工单、电话咨询等统计数据咨询,全年提供各类数据咨询服务500多次,满意率100%。打造统计产品。精心编印《岳阳经济动态》《2018—2022数据岳阳》《2023岳阳统计数据集》《岳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具有岳阳统计辨识度的产品,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和调度部署“五经普”工作,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34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普查组织体系。《岳阳日报》刊登署名文章、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岳阳统计微信公众号开设宣传专栏、开展“五经普宣传月”系列活动。选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普查机构人员856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6251人;7月11日在平江县开展普查综合试点,9月13日在岳阳楼区五里牌街道组织入户清查观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县两级财政精细编制五经普工作经费预算,2023年到位经费2757.2万元。开展“地毯式”入户清查,全市清查上报单位14.4万个,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111.5%,个体户56.1万户,比“四经普”增长37.9%。
【统计法治建设】2023年,市统计局推进统计法治建设。深入学法普法。全年举办专题培训16次,“送法入企”50多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4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全面明责压责。建立完善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与市委组织部建立领导干部监督信息成果共享机制,并将统计监督列为市绩效考核内容;与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建立工作协调协作机制,压实依法治统责任。坚持真改实改。完成国家专项统计督察和省委巡视统计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配合做好省统计局对全市4个县市区工业、投资专业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执法检查和办案“双清零”行动,对全市291家企业(项目)开展常态化检查;完成全市5321家一套表调查单位信息核实以及新入规企业业务核查。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2023年,市统计局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
示范建设。完成全市28个乡镇(街道)园区示范点建设,并达到优秀等次,其中,8个乡镇建设经验获省统计局推介;对建成的47个示范化单位开展“回头看”行动,巩固建设成果,落实乡镇统计工作人员和企业统计人员统计岗位补助300多万元。选优配强统计力量。引进7名高素质干部,推动成立县级统计事务中心,明确市县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明确部门、乡镇(街道)、园区、企业统计人员,确保各级统计机构高效运转。夯实源头数据质量。组织全市专题业务培训50多场次,培训人数超2000人次;开展综合统计业务上门指导服务,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确保入库单位“真、准、实”,全年新增“四上”单位139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0家,两项新增数均位列全省第一位。
(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