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05:34
【概况】2023年,全市产业园区紧紧围绕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要求及重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产业项目建设水平明显向好,体制机制、营商环境、资源利用不断优化,亩均效益改革成效显著,产业聚集度、集群化水平持续提高。在2023年度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中,全市总体成绩位居全省第二位,湘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获评2023年度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
【主要经济指标】2023年,岳阳市制定《2023年全市“五好”园区创建“赛马比拼”工作方案》《2023年全市“五好”园区创建考核办法》。全年全市产业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6658.12亿元,同比增长18.68%;完成GDP1597.95亿元,同比增长18.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4.56亿元,同比增长10.85%;完成进出口总额688.1亿元,同比减少6.49%;实缴税收271.35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工业税收226.5亿元,同比增长12.15%;亩均税收23.79万元/亩,同比增长10.41%。
【项目建设】2023年,岳阳市产业园区新签约项目545个(投资1亿元~5亿元项目235个,投资5亿元~10亿元项目41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签约总投资2359.14亿元,同比增加66.52亿元;新开工项目559个(投资1亿元~5亿元项目233个,投资5亿元~10亿元项目36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1个),同比增加32个;新竣工项目523个(投资1亿元~5亿元项目219个,投资5亿元~10亿元项目2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同比增加84个,项目签约履约率84.4%。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中集新型可再生纤维产业园项目、拜米华中总部及绿色出行制造产业集群项目、启泰传感新一代图像芯片项目等21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签约园区。湖南洞庭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产业链项目、紫光ICT设备和安防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年产10GWH锂电池生产研发项目、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升级综合技改项目、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综合能源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与投资180亿元的中国化学尼龙新材料项目、投资60亿元的岳阳零碳智慧能源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的30万吨聚合物和12万吨BOPA薄膜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进行洽谈。
【闲置资源利用】2023年,岳阳市产业园区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17.2公顷,占年度任务116.96%;完成低效用地清理114.84公顷,占年度任务111.62%;完成国有闲置厂房清理164984平方米,占年度任务102.98%。汨罗高新区通过“空间转换”,推动博发铜业原地块“退二进三”,建设中科春天高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项目、德而乐施开发中瑞·状元府地产项目、众发物流由汨之源公司收储,引进超元铝业年产10万吨铝模板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临港高新区通过下调38%的厂房租金价格体系,2023年处置国有闲置厂房80180㎡,合同租金4200万元,园区闲置厂房出租率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岳阳市出台《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十条负面清单》《关于调整、赋予一批市级管理权限的通知》,调整第一批市级赋权事项50项,新增赋予经开区、临港新区、湘高新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第二批市级权限69项,园区赋权调整优化,园区赋权事项从205项增至269项,“直接赋权”和“委托行使”事项从107项增至187项,占比从52.2%提高到69.5%,优化“园区事园区办”闭环服务体系,提升园区“一站式”服务能力,助推产业升级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率先在全省实行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两设合一”、规划方案和施工图审查“两审合一”,领衔全省工程领域“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证”改革。临港高新区在全省首创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两证合一”;湘阴高新区重点项目50天完成报建手续,实现“净地交付、即签即建”;临湘高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进入全省试点行列,“四即”极简审批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汨罗高新区组建专班,联合住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对入园企业环评、安评、消防、建工等手续,实行“一对一”帮代办,24小时在线,全过程服务,受理办结147项审批事项,国曼、巨浪、美旺、合纵4家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平江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帮代办”服务机制,申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
【科创服务保障】2023年,岳阳市推动洞庭实验室开工建设,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湖南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组建,中科电气获批“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园区“四海揽才”引进博士65名,专利申请授权数1832件,同比增长2.4%,完成研究开发费用144.5亿元,同比增长9.1%。岳阳经开区获评2023年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平江高新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位列省级高新区第五位,孵化器考核首次进入A类;汨罗高新区与巴陵石化等单位共建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湖南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向国家级冲刺;湘阴高新区金诺、鑫政入围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名单,远大资源入围工信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凯博、杭萧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科激光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成立湖南现代石化协同创新研究院、湖南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中试平台、化工催化材料中试平台成功获批,建成印遇龙院士苯甲酸研究基地。
【亩均效益改革】2023年,岳阳市实施亩均效益改革,明确规定国家级、省级园区项目入园“投资不低于300万元/亩、200万元/亩,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20万元/亩,产值不低于500万元/亩、300万元/亩”,提升亩均效益。在全市产业园区遴选优质企业,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升骨干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度”三大行动,全市园区现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291家,较2022年底分别新增8家、131家。明确提升亩均产出的重点任务和园区个性化、差异化的年度亩均考核指标,印发《“五好”园区建设情况通报》9期、《全市产业园区工业企业产值、税收、亩均产值、亩均税收排名情况的通报》4期,并对省“五好”园区建设双月通报(第1期,2023年1—2月)、(第2期,2023年1—8月)中的排位进行分析。至年底,全市产业园区亩均税收23.79万元/亩,同比增长10.41%,绿色化工高新区亩均税收59.01万元/亩,位居全省园区第一位。
【安全环保建设】2023年,岳阳市推动园区污水处理、危废处理、垃圾焚烧等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各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平台基本建成,未发生一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湘阴高新区、平江高新区、临港高新区、君山产业开发区被评为2023年绿色园区;平江劲仔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展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力嘉纺织股份公司等16个公司被评为2023年绿色工厂。成立督查检查组306个,督导检查1165次,检查单位2361个,督导问题1856个,排查出一般隐患问题3227处,整改2906处,整改完成率90.1%。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全年“提醒式”检查服务企业2000多家次;湘阴高新区、临湘高新区获评2023年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