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中国(湖南)自由 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05:17

【概况】2023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简称岳阳自贸片区)各项工作取得成效。落地制度创新成果10项,三区联动引进项目78个,合同引资额521.91亿元,全年完成GDP353.79亿元,增长10.4%,排名全市第一位。

【制度创新】2023年,岳阳自贸片区落地10项制度创新成果;探索“内陆港口进口集装箱货物作业标准”,提升港口作业效率,是内陆港口外贸进口集装箱货物首个作业标准;推进“转关危化品出口查验结果互认新模式”,海关总署两次到岳阳调研,充分肯定“岳阳方”,推动全国危化品进出口查验模式改革10月底启动实施。率先试“优化进口集装箱货物转运监管创新”,促进进口贸易发展。优化“资本运作招商新模式”,推动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火电厂副产品资源多元化盘活机制”。“综保区优化进出区管理新模式”“小额信用金融债权快处快执模式”等7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列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全国、全省的参考借鉴样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一核三链’自贸党建品牌”2项制度创新转化为国家级成果。

【临港产业建设】2023年,岳阳自贸片区推动打造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临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签约韩国OST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及绑定项目,紫光ICT项目全面施工;易亲科技项目月产能稳定在4000万元。总投资100亿元的星湖瑞盈年产10GWH锂电池生产研发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钠能时代新一代储能正负极电池正负极材料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攀华一期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实现税收超过1亿元。开展数字经济产业综合体“满园行动”,部分区块正式投入运营,其中,岳阳市物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自贸区现代产业学院分别在8月、9月招生入学。

【外向型经济】2023年,岳阳自贸片区依托城陵矶松阳湖铁路专用线新港站开行“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粮食回程专列。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所首批进口非洲木材清关查验后上岸城陵矶港。利用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岳阳观盛公司发送首368台二手车出口到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引进湖南芯美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到位外资3152万美元;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签约项目,签约马达加斯加云母矿进口贸易、冶金设备出口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野生水产品生产贸易等5个项目,签约金额30亿元,实现对非贸易14.23亿元。7月3日,开通岳—海参崴国际直航正式首航,向东开通至舟山直达航线,至香港直航实现常态化运营,落地城陵矶港“上海—岳阳—重庆”进口集装箱货物转运监管新模式,开辟湘、渝支线转运新通道。多式联运物流园进入试运营阶段。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量10月底超过100万标箱,达到2022年总量水平。

【营商环境】2023年,岳阳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提升。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施全链条放权赋能、全领域极简审批、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承接93项省级放权赋权事项办件超过6000件。在企业融资、财政偏紧的情况下,岳阳自贸片区提供1亿元资金,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融资等重大事项,其中,9月,6906公司在全国新三板挂牌上市。通过融资租赁等渠道,为企业投放资金1.08亿元,85家企业获得园区信贷风补资金9000万元。依托区内设立的国际商事巡回法庭、自贸法庭等机构,对企业提供全闭环司法保障。

(陈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