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7 05:41
【概况】2023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善湿地保护制度体系、推进湿地保护修复。联合市森林公安、相关县市区林业部门、沿湖乡镇等开展保护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集中巡护执法行动10多次。开展“十年禁渔”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农业农村(渔政)、海事等部门和协会、志愿者等组织开展巡护巡查30多次,联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8起,移送司法机关刑事拘留4人。清理、劝返非法进入保护区野炊、野营、洲滩越野等500多人次,清理烧烤摊位50多个、野营帐篷20多个、越野车、越野摩托50多台次,清理湿地洲滩垃圾700多千克,查处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缓冲区行政案件1起。针对2023年国家林草局候鸟保护专项行动、湖南第2号总林长令和岳阳市1号林长令的各项工作要求,实施保护区局班子成员周末巡查值守带班制,确保越冬候鸟安全栖息。被国家林草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红树林基金会评为湿地教育中心成员单位;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保护区张娇妮参加“2023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大赛”,获总决赛三等奖。
组织人员对林草、生态环境、审计等部门分别下发涉保护区疑似问题线索、图斑等404处、69处、37处开展现场核查核实,并按上级要求整改督办。系统整治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新栽杨树苗8.67多公顷;制止堆放固体废物行为1起、畜禽养殖活动1起、种植农作物活动6起,下发整改通知书(函)5份。
【科研监测】2023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完成鸟类、麋鹿、东方田鼠和湿地植被15次野外调查。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与朱雀会开展青头潜鸭同步调查、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联会开展全国越冬鹤类同步调查。完成2023年度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公报、生物多样性阶段监测报告、年度技术报告、数据册等20多篇。救护中心收容救护149批次、155只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16种。组织参与林业系统“敏知万象”监测比赛,获得团队一等奖,个人一等奖1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3人。
【宣传教育】2023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报道194次,其中,中央媒体报道26次,省级媒体报道54次,地市级媒体等报道114次。2月18—20日,举办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4月6日,举办湖南省第42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8月15日,与君山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首届“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局长童铮撰写的《牢记嘱托使命守护洞庭生态家园》文章在新华社发表、《东洞庭湖湿地——碧水出潇湘“湿”意润洞庭》在中国绿色时报发表,两篇文章阅读量超过200万。9月11日,局长童铮参加中国湖泊生态高水平保护和价值实现交流会议,代表全国14个淡水湖泊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12月19日,在科技部、国家林草局组织的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经验交流活动中作主题发言。
【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2023年2月18—20日,以“大美洞庭,观鸟胜地”为主题,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省林业局、省文旅厅和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岳阳举行。创新开启“互联网+观鸟”新模式,所有人员可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观鸟。有30支参赛队伍观测到171种鸟类,并观测到原本喜爱在山东、河南等地越冬的“稀客”大天鹅。
(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