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8 03:26
【概况】2023年,市档案馆顺利通过全省市州综合档案馆2018—2022年业务建设评价,与长沙馆并列第一位,获四个档次“优秀”;新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首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3个教育基地牌匾;全年接待查档利用群众1000多人次,为工业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汨罗纺城记忆主题公园展览、人大政协志编写等提供重要的档案资料;获全国节约型机关、市“五化”建设提质工程示范党支部、市三八红旗集体、市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市标杆党支部、省级论文一等奖等10多项荣誉。
【制定《档案编研工作规范》】2023年,市档案馆牵头组织制订《档案编研工作规范》,历时半年,通过省专家组技术评审,由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12月8日正式实施,是全省档案工作的第一个地市标准。该规范包括档案编研工作总体要求、组织管理、选题立项、制定方案、档案选取、编纂程序、宣传推广、文件归档工作规程和相关专业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和机关、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
【新接收档案10万卷】2023年,市档案馆对3、4层档案库房进行扩容装修,新建库房密集架1200立方米,可将到期应进馆档案全部接收入库。新建400平方米特藏室,为展陈馆藏实物档案和珍贵档案。联合市委办(档案局)对全市进馆单位下文,对应进未进档案进行情况摸底,并指导规范整理,接收人防、人社等单位到期进馆档案和省运会、口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各种门类、各类载体档案近10万卷、图书1.5万册,馆藏数量增加近半。
【编撰档案书籍】2023年,市档案馆与市楹联学会联合,公开出版《岳阳历代楹联选》,内部出版《“守护好一江碧水”档案记忆》《汨罗江流域民间信仰》《历代吟咏屈原诗词歌赋选编》《岳阳市档案馆指南(1980—2022)》等4本书籍,并完成《中国有条汨罗江》书籍初稿,约70多万字。
【档案课题研究获奖】2023年,市档案馆开展4个科研课题研究,港口文化、忧乐精神等2个省市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均被评为优秀课题。非遗档案管理课题获第十三届省社科联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忧乐精神和助力清廉岳阳建设课题论文在省31次档案学会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奖。
【智慧档案建设】2023年,市档案馆智慧档案一期投资200万元,完成200万页数字化扫描,接收10多家单位的电子档案、音像档案以及数字化扫描成果,并建成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立档单位综合服务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启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向南京市浦口区档案馆移交1.8TB的重要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成为全省继长沙市之后第二个启动此项工作的市州档案馆。
【拍摄系列档案微纪录片】2023年,市档案馆争取省档案馆支持,投资160万元,由市档案馆负责摄制,完成5集《档案里的洞庭故事》微纪录片和《湖湘独一档——镇馆之宝》短视频的第一季18集,分别在人民号、学习强国、新湖南等国家、省主要媒体平台播出,社会反响良好。
(田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