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安全生产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21 02:37

【概况】2023年,岳阳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防灾减灾有力有序有效。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7起、死亡97人,同比分别下降15.5%、4%,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年首次将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百人以下;成功应对15轮较强以上降雨过程,未发生人员伤亡,得到省防办通报表扬;顺利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延伸考核巡查工作。岳阳市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市州,安全生产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奖励。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1—12月,全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6424处,整改率93.85%;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6682处,推动消除中南市场等一批积年隐患。危化品领域,落实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监管措施,突出抓好检维修、交叉作业、化工企业开停车等关键环节和动火动焊、受限空间、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的监管,强化企业内部审批和过程管理。有序推进化工产业转移、高危细分领域、园区“十有两禁”整治提升、老旧装置风险管控等专项整治,组织对2022年以来发现的3613项问题隐患集中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闭环;非煤矿山领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推进非煤矿山提质减量,2020年以来全市非煤矿山关闭81座、尾矿库闭库销号47座,提前超额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在平江县开展矿山绿色发展试点,将8家黄金矿山整合为1家,有效解决“大矿小开”和“一矿多开”等问题;梳理提炼出具有岳阳特色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12条规定动作,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全省推介;工贸领域,推进工贸企业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完成全部4家铝加工企业、84家粉尘防爆企业、324家有限空间企业、5家涉氨制冷企业的自查验收,开展工贸行业涉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力推进烟囱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全市应拆134个,在2个月时间全部拆除到位。深入推动成品油市场整治百日攻坚,查处非法加油点25个,查扣非法经营储存成品油598吨,办理非法经营储存成品油案件36起,依法逮捕非法储存经营人员17人;开展园区安全专项整治“五大行动”,市安委会印发“双七条”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外包服务企业整治、全员培训、隐患整治、源头管控、精准执法“五大行动”,全市排查外包服务企业376家,警示约谈101家,责令退出市场5家;组织各类培训231次,培训企业3303家;对前期排查的重大隐患完成整改销号3424处;督促企业开展“三同时”281家,安全设计诊断382家;查处非法违法行为3106起,追究刑事责任17人。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2023年,岳阳市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市安委会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依法护安”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围绕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聘任12名市人大代表、10名政协委员、5名党外人士为安全生产监督员,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政企“双向”挂职制度,从巴陵公司、长岭公司等单位选派7名专家到市应急管理局脱产挂职,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巴陵公司挂职。近两年市、县两级引进专业人才31名,全系统拥有应急管理和法律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占比50%;建立执行月度执法排名通报、考核约谈机制,全年立案1165起,处罚1801.7万元,11个案例被部、省评为执法典型案例;市本级从公安、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单位抽调专人,组成“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专班集中办公。1—12月,全市行刑衔接移送司法机关73人。市应急管理执法和打非治违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二位,获评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监管执法和打非治违真抓实干激励”。

【灾害防治应急】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强化风险预警预防。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和极端天气等特殊时点,及时组织安全风险研判,全年发布《安全风险预警》15期,面向社会发出安全提示警示,制定并落实安全防范具体措施。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压紧县、乡、村森林防火属地责任,推动道路设卡、进山扫码、特殊人员造册管护等措施落实到林区、山头、地块和具体人员,筑牢野外用火审批、入山检查、林区巡护、联防联护“四道防线”,森林防灭火大局稳定。抓实防汛抗灾。围绕防汛抗旱“五个确保”工作目标,做好责任落实、工程备汛、预案编制、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管理等防汛备汛工作,每轮强降雨坚持按照“631”预警机制开展叫应提醒,落实人员避险转移“四个一律”,应转早转、应转尽转,承办湖南省2023年抗洪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成功应对15轮较强降雨天气过程,湘阴县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全力防御低温雨雪灾害。针对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及早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及时会商调度、发布预警,严格值班值守,抓实检查督导,前置应急物资、救援队伍,全力做好防范应对。

【应急基础建设】2023年,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健全基层监管体系。推动乡镇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履行安全生产、消防和森林防火监管执法职责。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创建和综合减灾示范创建,4个乡镇获评省级安全发展示范乡镇、10个社区获评“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1个社区获评“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市乡镇(街道)“六有”建设全部完成达标验收,村(社区)“三有”建设有序推进。新建乡镇专职消防队52个。推进信息化监管。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投入560万元开展“智慧应急”(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场景建设,全市4家化工生产企业、20家工贸规上企业完成试点。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突出时段特点,引进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专业力量,面向县市区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交通出行集中培训和“敲门行动”;利用“两微一抖”、短信平台、应急广播村村响,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学生防溺水、地震和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涉及公众安全风险防范科普宣传。广泛发动群众举报身边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形成全民参与、共护平安的浓厚氛围。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坚持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组织行业部门加紧修订专项应急预案;争取部、省支持,拟投入2.3亿元在云溪区建设国家级危险化学品综合救援基地,争取资金3437万元,完成5个森林防火重点县营站建设。

(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