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岳阳县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21 03:23

【概况】2023年,岳阳县辖12个镇2个乡,土地总面积2809.8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0.97万人,常住人口55.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7‰。年内最高气温44.7℃,最低气温-6.9℃;年降水量1164.3毫米。森林覆盖率39%,水质综合达标率62.5%,空气质量优良率91.2%。武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岳望高速公路经过县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AAAA级以上景区2家。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2处、7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别有2个、4个。

  岳阳县地区生产总值420.19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17.3∶38.6∶4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805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6亿元,增长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84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32亿元,增长3.8%。粮食播种面积120.01万公顷,增长0.1%;粮食总产量51.43万吨,增长0.9%。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岳阳王鸽、岳阳兰花萝卜。农业机械化水平85.9%。工业增加值152.29亿元,增长4.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个。工业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业、建筑建材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增加值10.29亿元,下降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4%,全年1亿元以上在库投资项目63个。实际使用外资962万美元,下降72.2%;到位境内省外资金154.08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3亿元,增长9.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6.48亿元,增长41.7%。进出口总额11.39亿元,增长4.3%。接待国内外游客846.4万人,增长80%;旅游收入86.8亿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63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55元,增长7%。

  2023年,岳阳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作被央视深度报道;春耕生产、耕地保护、农机联合、“211”种粮模式、家庭教育、共青团改革、河小青志愿服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介;“以巡视整改成效检验责任担当”经验做法在全省推介;县渔民上岸保障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介;深化“大公司+小管委会”改革,获评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入选全省“开放十强”园区;“五个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获评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十大创新案例;78个村(社区)债务全面清零,村级化债经验在全省推介;服务货车司机新就业群体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两项评价”均获全省优秀等次。科伦制药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湖南科伦生物药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入选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岳阳王鸽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承办国家、省、市级会议10场,在全国、全省、全市会议上作经验发言15次,高质量发展、财源建设等9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数量排名全市第一位,综合绩效考核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岳阳县获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全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先行县等称号。县妇联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团县委获评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县信访局获评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新墙镇清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县政府门户网站获评中国优秀政务网站。

【岳阳县“211”种粮模式被央视推介】2003年,岳阳县粮食播种面积8万多公顷,双季稻播种面积稳定在6万公顷以上,连续第1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岳阳县探索最优经营模式,突出“211”家庭适度规模种粮模式(即以夫妻2人为主体,种双季水稻6.67公顷,纯收益10万元以上)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1000多户,带动全县流转耕地面积2万多公顷,完成早稻集中育秧2.27万公顷。

  县财政统筹安排800万元资金,对经营主体技术应用面积、分季分档实际播种面积、农机作业面积进行补贴。家庭规模经营户购置农机,享受30%的县级累加补贴。将农机操作、农技培训等课程搬到田间地头,组织近百名农业专技干部组成16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推进土地村级整建制流转经营、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小水利建设等工作,让适度规模经营者种上良田,提升地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粉碎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稻肥油”轮作等节本增效技术,确保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关键技术普及率100%。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的双季水稻“五统一”栽培方式,双季亩增产150千克以上。

  创新组建8家农机联合社,3.5万多台农机,以“老带新”“强带弱”“大带小”方式开展农机联合经营,为全县农民提供菜单式标准化、全程机械化服务。鼓励大规模主体开展机插、机烘、机防等关键环节托管服务。鼓励家庭规模经营主体以闲置机械、剩余劳力等资源入股参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年服务能力超100万亩次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全程绿色优质高效技术落实。发展高档优质稻,推进水稻“一片一种”种植,带动品牌订单粮、特色粮生产。

【肉鸽产业发展】2023年,岳阳县将鸽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富民强县“一县一特”产业来抓,全县发展关联企业、协会、合作社300多家,从业人员1.86万人,年出栏肉鸽4300万羽以上,综合产值超20亿元。岳阳县获批全省首批十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优质农副产品(肉鸽)供应示范基地,在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获得最受欢迎奖。岳阳王鸽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杨林街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肉鸽)”示范村镇。岳阳王鸽文化博物馆,集品种陈列、品牌展示、文化讲座等功能为一体,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成立岳阳县肉鸽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动鸽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按照“生产有标准,上市有标识,质量可追溯”要求,严把质量安全关。岳阳王鸽种鸽场被认定为湖南省一级种鸽场、国家肉鸽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申获国家级、省级专利12项,与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联网管理,所有鸽产品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采取“协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将小农生产整合在一起,带动2.02万户农户参与养殖,户均增收2.6万元。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完善集“种鸽养殖—鸽苗供应—商品鸽养殖—肉鸽加工—品牌营销”于一体的鸽产业化联合体。

(毛向阳 赵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