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汨罗市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21 03:02

【概况】2023年,汨罗市辖15个镇,土地总面积1562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65.9万人,常住人口55.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年内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5.2℃;年降水量1195.5毫米。森林覆盖率47%,水质综合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1.8%。京广普铁、京广高铁、许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平益高速公路经过市境。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AAAA级旅游景区2家,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2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10个。

  2023年,汨罗市地区生产总值462.92亿元,下降1.8%。三次产业结构比10.7∶39.6∶4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409.2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5亿元,下降0.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4亿元,增长9.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3亿元,增长3.4%。粮食播种面积6.5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41.2万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长乐甜酒、汨罗粽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池山桂花蜜。农业机械化水平86.85%。工业增加值173.5亿元,下降4.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下降4.6%。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个。工业支柱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建筑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全年1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9个。实际使用外资0.0106亿美元,增长6%;到位境内省外资金161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12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36亿元,下降35.38%。进出口总额3.68亿元,增长42.2%。接待国内外游客998.78万人,增长57.63%;旅游收入100.75亿元,增长60.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24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0元,增长6.2%。

  汨罗市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春雷学校现场会、全省备春耕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和美乡村建设湘北片区现场推进会等重大会议,两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乡村振兴典型发言,被定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罗江镇申报的《“罗江夜话”议民事基层治理迎蝶变》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到汨罗调研,肯定体教融合、教育改革等成效。《湖南教育》头版刊发长篇通讯《汨罗素质教育再出发》,湖南教育电视台连续5期专题报道汨罗教育新生态。

  汨罗市获评全国节水型达标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县、全国平安渔业创建示范县市、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考核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市),全省禁毒工作优秀县(市),入围全省特色示范县项目,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汨罗市体育学校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汨罗一中获评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汨罗高新区获评省级及以上园区环保信用评价诚信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优秀园区,弼时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级市场监管所,长乐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白水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罗江镇罗江村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白水镇西长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桃林寺镇、白水镇西长村获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重点产业项目建设】2023年2月24日,汨罗市举行第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暨新项目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183亿元。6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汨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动员大会以视频形式在湖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步举行,汨罗设分会场,相继举行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推进会。8月9日,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长沙市闭幕,经专家组充分审查,会议通过项目可研报告,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9月汨罗市举行第二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竣工投产暨新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6个、开工项目9个、竣工投产项目7个。

【文旅发展】2023年,汨罗文旅加速发展。承办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暨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水祭”大典、屈原精神及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新市中秋“耍宝塔”文化旅游节、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等活动。全年旅游人次数998.78万人次,增长57.63%;旅游收入100.75亿元,增长60.65%。

【乡村振兴建设】2023年,汨罗市举行“湘商回归”暨“迎老乡回乡、促家门口就业”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长乐研学劳动实践基地、佬麻雀·龙舟故里等12个乡村振兴项目与汨罗市及相关乡镇签约并正式落地。汨罗市入选湖南省数字乡村综合试点,汨罗市桃林寺镇、汨罗镇瞭家山社区入选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特色试点。年内汨罗市获评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在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上,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推介“汨罗经验”。

【农村综合改革汨罗模式】2023年,汨罗市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抓住土地要素这个乡村振兴“牛鼻子”,构筑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大通道”,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治理新路径,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年内,全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专题培训班现场教学活动、客货邮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等活动相继在汨罗举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报《农田“变形记”:小田并大田》,节目聚焦湖南汨罗市创新投融资模式,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同步实行“小田并大田”改革探索。2023年,汨罗市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等405处,投产和在建“家门口就业”项目122个,带动4700多人就近就业,为农民直接创收近1亿元。汨罗最大限度整合客运、邮政、物流通往农村的线路,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村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汨罗市“客货邮融合+电商物流+一村一品”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刘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