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区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21 02:42
【概况】2023年,屈原管理区辖2个镇1个乡1个街道,土地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8.43万人,常住人口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年内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6℃;年降水量1168毫米。森林覆盖率20.25%,水质综合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2.6%。许广高速公路经过区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处、2处。
屈原管理区地区生产总值101.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4.44∶47.89∶39.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85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3亿元,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1.29万公顷,增长1.13%;粮食总产量7.7万吨,增长2.94%。农业机械化水平98.2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支柱产业:饲料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全年1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5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01亿元,增长11.78%。进出口总额0.5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30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01元,增长7.1%。
屈原管理区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市区、全省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Ⅰ类县市区;连续第13年保持省平安区称号;屈原籍乡友黄三文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营田镇鸿运合作社理事长朱运伍获全省“十佳农民”,三和村“绿管家·丽万家”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单位,天问街道《纺城之歌》节目晋级全国社区春晚,河泊潭廉政教育基地入选岳阳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争创国家农高区】2023年,屈原管理区争创岳阳国家农高区。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岳阳分中心落户屈原,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洞庭湖区域中心屈原研究院和科研示范基地挂牌并运营。创建“地方政府支持+种业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专家服务”为支撑的种业“100+N”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屈原区的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国家农高区核心区域科创大楼、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探索与岳阳城投、金荣集团等国有、社会资本合作,打造产业集群。对接涉农企业,依托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米立方、天之润等企业,推动水稻、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年内全区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29万公顷,1200公顷全域水稻单产提升示范基地较2022年亩均增产50千克以上。
【项目建设】2023年,屈原管理区成立长沙市岳阳商会屈原分会和3个乡镇商会,引进水移动石墨化装备智造、米立方休闲膨化食品生产基地等项目21个,协议引资48.59亿元,内联引资到位资金33亿元,湘商回归到位资金18.1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1%。投资11.4亿元,完工9个市级重点项目;58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24.6亿元。复核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净增经营主体1054户。
【旅游发展】2023年,屈原管理区坚持农文科体旅融合发展,举办农民丰收节、栀子文化旅游节、龙虾文化旅游节、洞庭湖河堤文化节等活动。承办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约9.5万人,拉动消费3000多万元。罗子国城遗址入选第一批省级大遗址,罗子国城遗址博物馆纳入省级博物馆名录。芈月旅游度假村、惠众农庄获评首批湖南省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惠众农庄入选湖南新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东古湖观鸟景区日均接待摄影爱好者及游客200多人次,芈月旅游度假村启动项目二期建设,纺城记忆长廊、尚磊路“清风驿站”等景点相继建成,建设集农耕、文化、科普、体育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精品路线,打造“休闲度假康养胜地”。
(易家隆 田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