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价值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8-26 03: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岳阳地处洞庭湖与万里长江交汇要冲,江湖之间水患连年,但却是理想的渔猎农耕家园。特定的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孕育了岳阳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先忧后乐”为主线,以“团结求索”为途径,在千百年来的奋勇担当和革命图强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起:湖湘文化的忧患基因与岳阳爱国主义萌芽
岳阳爱国主义的精神源头,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屈原,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汨罗江畔完成生命最后的抗争。他不仅留下《离骚》《九章》等不朽诗篇,更在岳阳这片热土上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将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成为岳阳爱国主义最初的精神雏形。世界华人唯一的纪念个人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认可。
唐代“诗圣”杜甫晚年在《登岳阳楼》中写下“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感人诗句。强化岳阳爱国主义精神中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岳阳楼见证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抒发家国情怀,逐渐形成一种地域文化传统。
北宋时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将这种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精神追求。他从洞庭气象和岳州由废到兴的政治实践中,提炼出“先忧后乐”这一核心命题。范仲淹主张的“忧乐”并非简单的先后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唯有真正体察民间疾苦的“忧”,方能领略国家安泰时的“乐”;而追求“天下之乐”的过程,又必然以“天下之忧”为出发点。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使岳阳爱国主义从一开始就具备超越地域的普遍价值。
发展:近代救亡图存中的岳阳担当与精神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晚清民族危亡之际,岳阳爱国主义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左宗棠,这位从岳阳湘阴走出的晚清重臣,以“抬棺出塞”的决绝姿态率军收复新疆,创造中国近代史上的领土收复壮举。左宗棠对新疆精心治理,至1890年,新疆耕地面积较战前增加近两倍,人口也从战乱后的凋敝状态恢复至百万以上。在行军途中,左宗棠令将士沿途植树,被后世誉为“左公柳”。
无独有偶,首任台湾兵备道岳阳云溪籍刘璈也是古代护卫边疆的典型。光绪十年(1884),法国入侵台湾,刘璈积极备战,坚守阵地。法军水师提督孤拔率舰泊安平城下,指名要见刘璈。刘璈临行时指示部属“若见法舰有警,即速开炮击之,勿以余在其中为虑。”表现出为保卫国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治台四年期间,政绩斐然。湖广总督张之洞称他为“君山之精,湘水之灵。”
岳阳爱国主义在近代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质。作为长江沿岸重要商埠,岳阳较早接触外来文化,形成了“睁眼看世界”的文化自觉。岳阳湘阴籍思想家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位驻外公使,主张学习西方,体现了岳阳人将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尝试。这种不固步自封、勇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心态,使岳阳爱国主义避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升华:革命岁月中的精神淬炼与体系形成
为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和方法,青年毛泽东曾三次前来岳阳进行社会考察,接触劳苦大众。先后吸收介绍喻寄浑、李六如、陆汉湖等人入党。1922年,毛泽东派郭亮来岳州领导震惊全国的粤汉铁路岳州工人大罢工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岳阳爱国主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完成现代转型。1928年7月的“平江起义”打响了湖南工农武装对反动军阀的第一枪,彭德怀、滕代远等共产党人领导的这场起义,将岳阳的爱国传统与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其后,岳阳人民前赴后继,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投身民族救亡的主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仅岳阳平江县登记在册的烈士就高达2.1万人,烈士总人数占湖南省五分之一,走出了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成为全国的四大将军县之一。
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和指引,岳阳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朴素的为民族救亡奋斗升华为全身心投入共产主义事业,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以“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人)为宗旨,积劳成疾仍坚持“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被誉为“党和人民的骆驼”,最终为革命事业耗尽生命。“骆驼精神”将个人奉献与国家前途相联系,滋养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革命战争岁月,岳阳还走出何长工、喻杰、张震等一批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成就救国救民历史伟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当代价值:岳阳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水情是岳阳最大的市情。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抗洪精神,激励岳阳人直面灾难,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2024年7月5日,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桩号19+480)发生一处重大管涌险情,经紧急封堵失败,导致堤坝决堤,决口造成淹没面积约45.92平方公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群、武警、消防战士和志愿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要求,圆满完成团洲垸转移群众、决口合龙、第三道防线抢建、间堤防守、抽水排涝等五大任务,妥善转移和安置群众7680人,实现大灾面前无一人伤亡。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岳阳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江山代有才人出,岳阳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好战士、全军挂像英模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是新时代岳阳爱国主义精神的最新代表,更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沿着英模航迹、矢志奋斗强军的生动教材。
支点分析:岳阳“四种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任务
经一代代岳阳人的不断沉淀和提炼,岳阳总结出“四种精神”:求索精神、忧乐精神、骆驼精神和平江起义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了岳阳爱国主义精神的四维支撑。
岳阳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以贯之的,是多种精神力量共同凝聚而成的。“求索精神”是屈原为国为民道路求索的源头,更是创新的动力,展现岳阳爱国主义的开放品格,避免陷入封闭保守;“忧乐精神”是价值核心,解决了“为何爱国”的问题。它强调爱国不是盲目歌颂,而是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通过切实行动创造“乐”的条件;“骆驼精神”是品格修养,体现了爱国需要的坚韧品质。从任弼时到当代岳阳的共产党人、各行业的普通建设者,无数人默默负重前行,诠释了爱国不是一时激情而是持久奉献的坚守;平江起义革命精神是方法论,回答了“如何爱国”的问题。改变自身命运和未来生活,必须敢于献身和投入实践,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在历史洪流中把稳舵、向前进。这四种精神相互支撑,形成完整架构:以“求索”确立价值坐标,以“忧乐”凝聚集体力量智慧,以“骆驼”锤炼意志品质,以“革命”推动创新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岳阳爱国主义的识别标志和精神密码。
当前,岳阳市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三项任务。
一是固本培元,多层面传承和赓续岳阳爱国主义精神传统。今年5月,八届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中共岳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汇报的编纂《岳阳历史简明读本》事项,读本预计年底出版,面向党组机关、各级学校、社区及各单位发行,将成为寓外岳阳籍人士和本土干群、广大青少年了解岳阳历史、传承岳阳爱国精神传统的又一成果。对于传承和赓续好岳阳爱国主义,可充分利用本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活动基地、红色教育场馆等阵地,融入青少年研学、党建活动、城乡百姓假日休闲之中,广泛开展市民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城市认同感。通过教育实践、文化节会、文旅活动等方式使全民理解并认同本土爱国精神传统,传承和赓续好岳阳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整合提升,全方位构建和拓展岳阳爱国主义精神品牌。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两道“融合命题”。当前,还可系统提炼岳阳爱国精神独特内涵,破解“一日游”瓶颈,着力推出让游客“可观、可感、可触摸”的“多日游”品牌线路。同时,整合县域资源打造“一县(区)一品”经典栏目,供游客自主选择,丰富旅游体验。宣传部门依托湘鄂赣、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交会优势及海量遗址,开发数字文化传播产品,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纳入省级、国家级宣传体系,扩大岳阳爱国主义精神影响力。
三是赋能发展,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成促进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通过品牌建设和产品路线开发,显著提升岳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爱国主义名城”的旅游吸引力和消费水平。同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将传统精神资源与现代价值观念相融合,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岳阳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将爱国爱乡情怀融入招才引智,吸引岳阳籍人才回流,增强人才归属感。在岳阳支柱产业中开展“大国工匠”“产业报国”“爱岗奉献”等精神宣传和教育学习,提升企业文化和工人自豪感。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与品牌建设对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创先争优宣传榜样,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从屈原到范仲淹,从左宗棠到任弼时,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岳阳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同洞庭湖水系,汇聚万千溪流,奔涌向前。它不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流淌在岳阳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不是抽象的理论教条,而是体现在抗洪大堤上、扶贫工作里、科创实验室中党旗飘扬的生动实践。理解岳阳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统筹纳入爱国主义的四种“岳阳精神”必将引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新的篇章。
(中共岳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 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