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谦钧

来源:市档案局2020-11-19 11:09
浏览量:1|| | ||

奉行俭朴,悯恤民众

钟谦钧(1803-1874年),字秉之,亦字云卿,巴陵楼西湾(今君山区楼西湾)人。自幼机警聪敏,记忆力强。入私塾读《论语》、《大学》皆能述其要义。后因家贫而辍学,白天劳作,晚上苦读,数九寒暑,持之不懈。稍长,独自外出,谋生闯荡,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捐资以从九品,分发湖北试用,开始涉足官场。咸丰元年(1851年)授沔阳州锅底司巡检,五年后升知县。同治元年(1862年)授汉阳知府,不数日即调办粮台。二年后,湖广总督以其廉政勤明、核算严密、能任劳怨,奏准赏给盐运使。同治四年(1865年)调任武昌知府,以功晋一级官阶。同治八年(1869年)升两粤盐运使,续兼署按察使,在粤居官四年后告老还乡。

任官期间的钟谦钧,奉行俭朴,悯恤民众,勤于治理。他任沔阳州锅底司巡检时,沔阳水灾为患,盗贼出没,民不聊生。经他治理水患,安抚百姓,呈现出了民安风清的祥和景象。咸丰初,太平军横扫长江流域,湖北巡抚胡林翼败退陆口,战乱使汉阳街巷难民丛聚,困苦不堪。时任汉阳知府的钟谦钧召集各善事堂董事,商议救济办法,并拿出自己的俸金,在汉阳、大别山南、城西校场设立粥厂,煮粥救济难民;搭几百间茅棚,让难民栖身;请来医生为难民治病;停战后,又逐个发放路费,资助难民各自回家。为防水患,他又带头捐俸筹款,加高湖堤江堤数尺。在汉口新筑城墙10余里,修复毁于战火的晴川书院,奖励、培植家境贫困的生员。汉阳提江大堤崩溃,他采取以工代赈办法,修复江堤,帮助灾民恢复生产,渡过难关。他还倡修育婴、敬老两堂,收养孤寡鳏夫。

岭南物产丰饶,经济基础较好,当地盐商闻钟谦钧赴任入境,在数百里途中备盛筵迎候。钟谦均却改乘小船莅任,不给沿途民众添麻烦。广东衙署陈设富丽,过来都由盐商领库款供应。他到任后,一律取缔,仅此一举,裁减盐场陋规杂款数万两。在广东按察使任内,他创建审公所和积案局,使冤假错积案得以清结。在粤任职四年,他从不张灯结彩演戏酬宾,官署平静如道院僧房。而民众遭灾有难,他慷慨赈济,出手大方。禺山、南坡两书院经费拮据,他对前者个人捐银千两,对后者劝募二万三千两银,解决了办学困难。他还捐巨资为巴陵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如修建巴陵七里山宝塔,设立南津港义渡,修建楼西湾文谊庄义塾,修理岳州考棚,修复城南万年桥(今三眼桥)及岳阳楼、岳州文庙等名胜。

同治十三年(1874年)钟谦钧逝世于家中,享年71岁,葬于巴陵南津港狮山之南。左宗棠得知他逝世,感叹曰:“循吏①之功,大于名将。”乃上书清廷,陈述其生平事迹,请宣付国史。湖南巡抚亦上疏陈其义行,皆获请廷允准,将钟谦钧列入清史循吏传记。湖北士民将他恭入汉阳名宦祠祭祀。

①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清史循吏传共记载清朝统治200年间奉职守法的官吏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