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池嗡琴戏

来源:岳阳日报2024-03-20 16:00
浏览量:1|| | ||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金

龙窖当指山势深邃险峻的“藏龙卧虎”之地。龙窖山系幕阜山余脉,乃临湘之冠海拔1261.1米,群峰绵亘风景宜人,有众多古瑶族文化遗址被瑶学会认定为瑶族历史上瑶胞先民祖居的发祥地“千家峒”。

临湘市羊楼司镇梅池村位于龙窖山腹地这里是嗡琴戏的发源地,当地群众素有“板鼓不离手唱戏不离口”之说,被誉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湘北艺术奇葩深受湘北地区群众喜爱。去年梅池嗡琴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池剧团被授予“湖南省百佳地方剧团”其代表作《村官本是打工仔》采用梅池人物原型创作,并受邀请赴北京演出获特别奖。

草根剧团 群众喜爱

距临湘市30公里走进龙窖山腹地的梅池村,就如走进了世外桃源、天然氧吧前天,在梅池山庄前的地坪上应北京游客的盛情邀请,嗡琴戏剧组人员在冒雨搭建戏台准备晚上为来自千里之外的客人送上文化盛宴。

省百佳民间剧团、梅池嗡琴戏剧团团长钟军岳说前来寻根问祖的世界各地瑶胞和慕名前来旅游参观的游客,每年数以万计临走前大多都要看上一、两场当地嗡琴戏。

在临湘当地和湖北通城、崇阳、赤壁等临湘周边县市群众红白喜事与逢年过节素有唱戏传统习俗,而嗡琴戏主要演奏乐器以嗡琴为主其音乐脱胎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民歌、夜歌等曲牌,演的地方事唱的地方人,说的地方话拉的地方调,因此广受当地群众喜爱。

从10多岁开始跟老一辈学戏时钟军岳便跟随当地草根戏班在湘北各地巡回唱戏,一出门便是几个月每到一地,当地群众往往要求剧团唱完所有剧本才走一个地方要连续唱上7、8天,看戏的百姓人山人海。

钟军岳告诉记者目前剧团有20多人,都是当地群众平时都在忙自己的事,有戏时便集中起来参加演出逢年过节时演员一天有300元的收入,平时也有200多元目前,整个梅池村里的嗡琴戏演出收入一年在200万元以上。

板鼓不离手 唱戏不离口

在梅池村当地群众个个能歌善舞,素有“板鼓不离手唱戏不离口”一说,500多人口的村庄里鼎盛时60%以上的群众都会嗡琴戏,六七个群众凑在一起就能演一台戏,现在会唱嗡琴戏的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梅池4个村民小组旧时每组都建有祖堂屋,为村民集体理事之地每座祖堂屋都有三进大堂,均搭建有戏台檐花、厢花雕龙画凤,在文革中被毁坏殆尽在汤家组仅存的一处祖堂屋里,龙凤、麒麟等雕花仍依稀可辨当地相传为明朝建筑。堂屋现在的主人78岁的胡娭毑称,在她年轻时戏台上经常嗡琴戏不断,热闹异常。

受当地传统艺术的长期熏陶梅池人大多从小便学戏成风,白天读书或务农、出工到了晚上,全村男女老少年便齐聚一堂由老一辈负责言传身教,传授嗡琴戏戏剧技艺。

在当地还流传有一种山歌,名为“打鼓”群众在山中“挖茶兜”(茶场平整)时,会请专人在山上一边打鼓一边唱山歌谁家“打鼓”时间越长,说明谁家茶山越多。

在梅池村下梅组68岁的钟恒财是临湘十大老艺人之一,从14岁便开始学嗡琴戏为将当地嗡琴戏发扬光大,曾四处拜师学艺师从多位戏剧名家。自80年代起便在当地广授嗡琴戏技艺,钟军岳便是其弟子之一钟老虽年近古稀,但一整套武生戏剧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

70岁的钟临龙老人一开腔便让记者惊诧不已。他说现在虽然不出外唱戏了,但对嗡琴戏的热情和喜爱丝毫没减和其他村民一样,没事时便经常会拉开唱腔来上几曲,自娱自乐。

梅池人人都是非遗守护者

梅池嗡琴戏在薪火相传中每个梅池人都是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梅池山高路险旧时交通闭塞,田地少物资匮乏,靠山吃山的梅池人却对嗡琴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倾其所有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在钟军岳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他和老人们出去唱戏一个20余人的草根剧组,一场戏下来才30多元但没有一个人拿过工资,唱戏的收入全部用于添置了唱戏的行当一套普通的戏服当时便要200多元,龙袍、蟒服则要700多元“这当时在我的心里是个天文数字”。

纯靠外出演出收入尚难以添置价格高昂的戏服,当地山高林密盛产楠竹,群众多善竹篾手艺一床竹篾垫子不计材料成本,仅加工就需花2天才卖9元,当地群众便将卖竹篾垫子的钱凑在一起用来添置心仪的戏服。戏服上的图案都是纯手工刺绣非常珍贵,即使经过文革浩劫依然有三件当时的戏服被当地群众妥善保存至今。

在人民公社大办集体时群众白天要出工,没有时间唱戏为了不让嗡琴戏部分曲目、剧本失传,当地群众便利用100多个晚上彩排、自编自演不仅保留了原来的老剧本,并通过整理和创新注入了时代血液。目前梅池嗡琴戏共有100多个剧本。

当地的老人说嗡琴戏在当地究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道是从祖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