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03

如何认识和理解全域旅游?

来源:市旅游外事侨务办2016-08-15 09:13
浏览量:1|| | ||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何谓全域旅游?为何要发展全域旅游?如何推进全域旅游?笔者从理论技术层面和具体推进落实层面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全域旅游的五个“新”

李金早指出,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实践中如何理解全域旅游?主要体现在五个“新”: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新战略。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跳出旅游抓旅游,抓旅游就是抓全面创新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载体,将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综合统筹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极佳载体。我国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抓旅游主要是建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现在要从过去的点线到面的飞跃,要从全局出发,系统全面推进旅游。通俗说,全域旅游就是全域按照景区理念、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服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从战略全局推进旅游发展,要与五位一体建设、五化同步发展等重大战略结合,综合立体推进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新型城镇化,就是抓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民生,抓特色产业培育。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全域旅游要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方位整体推进,使旅游工作从局部工作变为全局工作,变成重点发展战略,从旅游部门抓旅游变成举当地之合力抓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发展全域旅游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方式,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对于游客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目的地形态,是一种新的旅游生活方式。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注重公共服务系统配套,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旅游服务全过程,提供全过程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围绕市场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业态,是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便于自驾自助旅游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全域旅游也是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旅游社会参与等体制机制。

全域旅游构建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这个新型的复合空间内的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其他功能和价值在得以继续保持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消费体验等新功能,使得同一个区域成为一个多种功能叠加、多重价值衍生提升的复合型新空间。全域旅游新空间,是保护利用好生态、挖掘好文态、优美好形态、培育好业态、形成活态的完美结合,是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生意的完美结合。各种要素聚合、各种功能叠加、各种价值放大、各种利益共享、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和生态得以传承发扬,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全域旅游不是一个赶时髦的标签,而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新形态、新理念、新模式,是区域旅游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总体趋势,代表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纵观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无不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瑞士、新西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是纯净的生态、优美的环境、风情浓郁的美丽小镇和乡村、高品质的旅游区、美丽风景道、特色旅游要素的集成。我国的桂林、成都、张家界、九寨沟、琼海等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无不是风景、风情、风物、风尚、风气在空间上的完美结合。

 

全域旅游的五个“全”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具备五“全”覆盖的特征:

旅游景观全域优化。发展全域旅游,按景区标准规划建设,要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要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优美景区环境。推进旅游景观生态全域覆盖,创造优美旅游环境,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都转化为旅游新产品和新的吸引物。城镇建设除了满足居民居住生产功能,还要注重文化特色和对外来游客的服务。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灌溉,还要为游客提供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道路还应建成风景道,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林业生态建设,除了满足生态功能,还要有形成特色景观吸引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生产,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美丽乡村建设,除建成当地农民的幸福家园,还应建成休闲度假乐园。

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全域旅游必须要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构建随处可及的温馨便捷服务。全域旅游不只停留在景点、景区、宾馆、饭店,而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系统配套,旅游要素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全域旅游的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以前旅游从业者是导游、服务员,现在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都是主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家都是旅游环境的一部分。

旅游治理全域覆盖。发展全域旅游,需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治理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突出优势的区域,整个区域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出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按照全域景区的理念标准,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同步发展。

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全域旅游,要形成特色旅游产品集群,推进各种产品、业态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各行业融入其中,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全域化,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荣,形成相关产业全域联动大格局。

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全域旅游是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的平台和载体。全域旅游打破围墙、打破空间封闭,形成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有利于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推进全域旅游,搞好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不仅能够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的厕所革命、道路建设、农田改造等,提高6亿多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7亿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并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将进一步增强居民和游客的参与度与共享度。

全域旅游的五个“不”

正如李金早所说,正确理解全域旅游,要防止一些认识误区。要避免念歪经、走错路,否则全域旅游就不幸成为全域破坏。

全域旅游不是全域开发。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是到处搞旅游开发、到处建设项目。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要突出保护,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要素、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区承载压力,更好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发展全域旅游,要全面贯彻落实“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编制旅游规划和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时,首先要编制控制性规划,明确需要保护的区域。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要使保护的地方保护更好,开发的地方开发更好。

全域旅游不是全域景区。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设景区景点,更不是到处建设收门票的景区点。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建设适应自助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打开围墙建设无边界的旅游区,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是景区景点,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区景点数量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现在一些地方推进全域旅游有一种误区,就是不断建设景区,导致到处是门票,旅游目的地的花费门槛很高。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际上是要通过开放式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游客与居民共享,提供更加便捷实惠的服务,增加综合效益。

全域旅游不是全域同质同步发展。全域旅游要统筹规划建设,实现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一体化,品牌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千万要注重全域旅游中各地区、节点之间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功能特色、产品特色、业态特色、服务特色。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协调好景区、社区(城镇、乡村)、风景道、产业区、生态区、文化区等的关系,发挥各自特色,差异化发展,实现相互的完美组合。同时,全域旅游中不同区域,要注意突出重点,时间上要有先有后,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一哄而上,导致恶性竞争。

全域旅游不是全一模式。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局提出一些基本标准,这是为了使创建工作有一个基本遵循,使示范区达到一个基本的共同要求。但如何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各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路径,探索针对性举措。既要推进顶层设计,研究创建指南标准,更要鼓励各地首创。

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同时推进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能搞运动。有条件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区,一般具有几个“主”的特点:区域内有明确旅游主打产品,旅游资源禀赋高,旅游产业覆盖度广,旅游业有优势成为该区域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主打品牌。全域旅游在空间上也多层次,可以是省、市、县、镇、村,可以是跨行政区的旅游区域。为更有效整合资源,近期应鼓励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州)。

责任编辑:石培华